国家标准G B11887-89规定,每开(英文carat、德文karat的缩写,常写作“k”)含金量为4.166%,18K =18×4.166%=74.998%(750%)。在理论上100%的金才能称为24K金,但在现实中不可能有100%的黄金,所以规定:千足金——— 含金量大于99.9%,足金——— 含金量不小于99%。
根据产品的需要,18K金另外25%的贵金属组合后:
●18K蓝色K金:75%+铁(适当的) ●18K黑色K金:75%+浓铁
●18K紫色K金:75%+铅 ●18K黄色K金:75%+镍+银+锌
●18K玫瑰K金:75%+铜+银+锌
●18K白色K金:75%+银+镍+铂+锌或75%+钯,呈略带青黄的白色
K金的含金量怎样计算?
黄金的特点之一就是柔软,所以难以镶制出各种精美的款式,尤其当镶嵌珍珠、宝石和翡翠等珍品时容易被丢失。因此,人们在黄金中加入少量银、铜、锌等金属以增加黄金的强度和韧性,这样制成的金饰,又称K金。K金可以根据需要配制成各种颜色,在国际上流行的K金首饰各种颜色都有,大家常见的有黄色和白色。
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,还无法提炼出纯度达100%的纯金材料。因此,标示金制品中纯金含量的金位标准K,一般是将纯金称为24K金,但它是理论上含金量为100%的金,实际上并不存在。所以国家标准中,商家标示黄金饰品的含金量一律不得使用“24K金”的不规范标准方法。既然称纯金为24K,即理论上的含金量为100%,则1K即代表金制品含纯金占1/24,约4.16%。18K金代表含金量为18/24,也就是含纯金75%,其余的为其它的材料如银或铜。
俗话说“金无足赤”,一般
黄金饰品中都含有1%以下的其它金属。对于黄金制品含金量的成色问题,国家标准有很明确的规定,即商家销售的每件黄金饰品必须挂牌标明其含金量和重量。黄金饰品的重量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。其含金量应该使用“K金”(不含24K金)、“足金”(含金量不少于99%)、“千足金”(含金量不少于99.9%),不得使用“千足纯金”、“纯金”以及实际上不存在的“24K金”、“9999”等不规范的标准方法。
k金简介
指99.99%纯黄金,现在也流行一种说法:指一个人在某种性格上很极端
1、K:指黄金的纯度。
2、纯度:指色彩的鲜艳度。从科学的角度看,一种颜色的鲜艳度取决于这一色相发射光的单一程度。人眼能辨别的有单色光特征的色,都具有一定的鲜艳度。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同,纯度也不相同。例如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,橙、黄、紫等色在颜料中纯度也较高,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色相。在日常的视觉范围内,眼睛看到的色彩绝大多数是含灰的色,也就是不饱和的色。有了纯度的变化,才使世界上有如此丰富的色彩。同一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,也会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。
每开(英文carat、德文karat的缩写,常写作"k")含金量为4.166%,18k=18*4.166%=74.998%,24k=24*4.166%=99.984%
24K含金99%,22K含91.7%,18K含75.1%,14K含58,5%,12K含50%。